吴登昌在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报告会上的报告(一)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今天,市委举行专题报告会,我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建设和谐宝鸡的实践中建功立业”这个主题,谈一点体会和认识,既是给大家讲一次党课,也是对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再动员。
    第一个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解决好“为谁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不出事”的问题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依据,是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成立八十多年来团结和带领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就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程。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先进性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主义理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自己工作和日常行为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品质,是党员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具有的行为,应该体现的境界。《共产党宣言》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称之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列宁、毛泽东等也常常称共产党员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党员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历史的、具体的,与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与时代发展的步伐息息相关。在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共产党人振臂一呼,带头冲锋陷阵就是先进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带头拥护和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具体岗位上建功立业,就体现了先进性。跨入新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中央《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建党80多年来,无数共产党员用自己的鲜血、生命和毕生精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谱写了一曲曲先进性的壮歌。我市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批能够体现党的先进性的优秀党员,既有干事创业、廉勤兼优的领导干部,也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党员;既有王爱生、李大开等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也有李黑记、李秀英这样的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还有像田建国、杨文洲这样的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英雄模范。他们的身份不同,所处的岗位不同,但都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可见,党员的先进性不是虚无缥缈、高不可攀的,而是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同时,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现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提出新要求、充实新内容、做出新努力的实践过程。正因为这样,《党章》对党员的标准、权利、义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所有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共性要求。同时,由于每个党员面临的环境、岗位、任务不同,担负的职责不同,《党章》对领导干部提出了高于一般党员的六条要求,江泽民同志还对党的高级干部提出了五条要求。胡锦涛同志1月14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6条基本要求:一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三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四是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五是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六是要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六条基本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必须始终遵循,努力实践,不仅要贯穿于思想政治建设全过程,更要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从我市的实际,特别是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出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关键是要解决好“为谁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不出事”五个问题:
    1、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解决好“为谁干事”的问题。
    解决好“为谁干事”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的问题。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首先应该解决的也是这个问题。
    近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与老百姓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难事、具体事抓起,注重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因而干成了一些事情。例如国企改革。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宝鸡工业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改革滞后、机制不活、包袱沉重等原因,在90年代末发展陷入低谷,许多职工下岗,生活比较困难。解决国企问题,看起来是个发展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维护职工群众利益的问题。当时,面对国企这个“烫手的山芋”,我们没有回避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不是简单地关门走人,把职工推向社会,而是着眼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和职工就业问题。通过产权招商、改制重组,搞活了一批企业,使一大批下岗职工重新上岗。同时,在推进改革中,我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做到“三个善待”。如在青啤重组宝啤的几套方案中,我们选择了最有利于安置职工的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职工利益。可以说,“三个善待”体现了执政为民、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也是新时期群众观点的生动体现。正因为这样,我市的国企改革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全市没有一起因国企改革而引发的赴省进京群体上访,市经贸委在千人公开评议中,群众满意率列市级部门之首。省委李建国书记来我市专题调研,认为宝鸡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积小胜成大胜,走在了全省前列。同样,我市的“双创”之所以能一举成功,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放在首位,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重在过程,使广大老百姓成为推动“双创”的力量源泉,广大干部在实践中也受到了一场生动的群众观教育。“双创”的群众满意率在全国最高。渭河生态治理工程也是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群众观的一次实践。实践证明,只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正像周永康同志讲的那样,首先要对群众充满感情,这样才能有群众立场、群众观点。
    但实事求是地讲,在“为谁干事”这个问题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并没有真正解决好。比如,有的干事的出发点是为了个人升迁,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急功近利,寅吃卯粮,重“显绩”轻“潜绩”,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性工作不愿投入精力;有的为了树政绩,甚至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宗旨意识淡漠,没有真正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这些问题,都要在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中着力解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要始终把是否有利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而不是做给上级领导看,也不是为自己的升迁增加筹码。特别是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一定要把党的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把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明明白白告诉群众,把发展前景清清楚楚讲给群众,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能够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使全市370多万人民群众都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2、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决好“想干事”的问题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总书记讲,共产党员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当前,在一些党员中确实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有的对共产主义产生怀疑;有的对党内少数人的腐败现象不能正确看待,对党失去信心;有的党员甚至领导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烧香拜佛、求神问卦,甚至参与“法轮功”等等,丧失了政治上的先进性。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失去精神支柱,不思进取,精神萎靡不振,不想干事。上世纪80年代,之所以出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他们自身讲,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思想混乱,导致共产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丧失;二是长期固守计划经济模式,不重视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丧失了执政的群众基础。这个教训,我们一定要深刻汲取。
    理想信念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小平同志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同志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些论述,与我们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党的基本路线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而且始终突出了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体到宝鸡,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建设“四市”和“两个最佳”的思路目标不动摇,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努力构建和谐宝鸡。衡量一个党员是否能够自觉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看他在建设“四市”和“两个最佳”的实践中能否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看他在自己的岗位上想了多少办法,看他在推动宝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多大贡献,出了多少实招,是不是有所作为。
    近年来,我们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紧紧围绕“四市”和“两个最佳”的思路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在全市形成了团结稳定、务实创新、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宝鸡进入了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安定和谐的黄金发展期。国企改革、环境建设、科技农业、高新区建设、社会稳定、综合执法等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受到了中央领导、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推广。从2000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我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五连冠”等多项荣誉称号。尤其是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在关中六市区保持领先,综合实力已跃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去年年底实现了“四喜临门”。
    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成绩,我们要冷静思考,看我们的一些同志是不是产生了自满情绪,沾沾自喜;是不是还存在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缺乏忧患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特别是像牛玉儒那样自加压力,我们做的够不够;有的同志是不是存在喘口气的思想,求稳怕乱,不谋事想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不能巩固和发展当前的好形势,对我们是一个新的考验。要看到,近年来,我市发展速度一直在关中领先,但与周边城市横向比,我们发展得还不够快,总量不大,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更大。我们作为陕西第二大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必须自加压力,要有竞争意识、领先意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提出的发展思路上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四市”和“两个最佳”、构建和谐宝鸡的战略部署上来,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围绕“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和全市工作大局,研究谋划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的长远发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再掀“四市”建设新高潮,再造我市经济发展新优势。
    
© 宝鸡人事人才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