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策略:培训--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
 以往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最看重的是薪水的高低,但是,近几年来毕业生已不再过分地关心第一份工作能挣多少银两,而是更多地关心自己在公司里能否得到锻炼、学到本领,是否有机会提高自己,以便将来能够胜任更重要的岗位。随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逐渐认识到,要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除了保证一定的薪酬福利外,“为人才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越来越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砝码。
    
      如此看来,“培训”已成为人才供需双方你情我愿的结合点。那么,随着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加盟,企业是如何利用培训这块诱人的大馅饼留住自己中意的人才的呢?
    
      在谈到外企的好处时,人们一般会归结为这样几个方面:薪酬高、管理科学规范、培训学习机会多。实际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大多数外企都非常重视培训工作。一般来说,它们都有比较成熟的培训理念和培训项目,并与行业特色、公司文化紧密结合,资金上也给予大力支持。
    
      变training为learning
    
      当今的高科技公司都非常重视知识创新和更新,因而培训工作也就显得举足轻重。朗讯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可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贝尔实验室的培训理念是改传统的training为learning,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贝尔实验室有一个E-learning系统,数个培训网站,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有关培训都放在网上,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志向选择培训项目。同时,贝尔实验室为员工提供强大的、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执教人员一般是公司内部富有经验和成就的老员工,或是国外的知名专家、国内学术机构的专家。贝尔实验室还定期举办杰出科学家演讲会,为员工介绍通讯领域最新的发展及成果。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有差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贝尔实验室还会在员工刚进公司的时候,花几个月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
    
      培训走向个性化时代
    
      培训可以帮助员工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技能提高后,员工对自己的发展自然会有更高的期望,公司也希望员工对公司能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许多公司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结合了起来。
    
      西门子在培训方面就有一个员工综合发展计划,培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西门子(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博德先生指出,如果对所有的员工采取统一的培训程序,那么只是一小部分人从中有所获益。所以公司会区分部门,针对不同员工与其职位要求的差距,制订系统化的培训程序。为支持公司的培训工作,西门子专门成立了西门子管理学院,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该学院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种与专业及个人发展相关的培训,迄今为止已有3000多名员工在此接受过各种培训。
    
      培训赶在职位变动前
    
      在各类外资企业中,会计师事务所对应届毕业生可谓情有独钟。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郝荃女士说,会计师事务所最大的资产是公司的品牌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因此,对人才的培养、尊重和爱护对我们来讲至关重要。
    
      毕马威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这方面每年都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文化的培训、专业培训、专题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等;培训的方式有脱产培训、在职培训、海外培训等。在毕马威,培训工作是常年不间断进行,并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的。每一个级别的专业人员,都有指导培养下属的责任,公司把它作为专业人员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并配以加薪及晋升等鼓励措施。在员工调到新的岗位或提升到新职位之前,公司也会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以使员工具备新岗位或更高职位所要求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培训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留住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公司希望通过培训中高级管理人才,让人才与公司一同成长。但是,也有少数外企对培训并不太重视,尤其是那些人员流动过于频繁或执行短期人才策略的公司。
    
      巧借东风好行船
    
      国内企业在培训上总体来说不如外企做得好,很多企业在培训方面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说起来“非常重视”,再细谈就没有内容。不过,瑕不掩瑜,也有很多国内企业的培训体系相当科学、完备,甚至比一些外企做得还要好。从这些企业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国内企业的培训理念和做法。
    
      在国内企业中,就行业而言,保险业的培训应该算是一流的。因为保险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而工作中的很多东西是在大学里无法学到的,因而对员工的培训就成为保险业人力资源工作的一项重头戏。中国加入WTO,外方合作伙伴的要求和支持,也是促成保险业加紧人才培训的一个因素。
    
      据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副总裁胡昌荣介绍,泰康人寿的外资股东从1996年到2001年间,共为泰康人寿提供了2500万元的培训费用资助,公司每年都要派大量的员工到国外培训学习。今年泰康人寿和战略投资伙伴“瑞士信贷”签订了一个长期技术合作协定,他们又给了泰康人寿2500万的培训费用,公司将在三年内派200至300名员工到国外学习3个月到1年。据了解,目前泰康人寿公司总部的精算部、团险部、营销部、信息技术部、财务部等部门的人员,差不多全都接受过出国培训。在国内方面,泰康人寿自己有500万元的培训费用,公司要求每位员工都要作出自己的培训计划,包括学历深造和单项的培训提高,公司会根据情况,给以适当资助或报销部分费用。
    
      国企培训各有各的招
    
      国有企业在培训方面总体情况显然不尽如人意,大多没有一个成熟的理念和完善的培训体系,究其原因,一是意识落后,二是缺钱。
    
      做得好的国有企业其实也有一些,比如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它有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建有培训中心,为公司培养和输送合格的航空维修人员。应届的大学毕业生,到公司后必须要参加一系列的培训,拿到基础执照和各种必备的执照才有资格独立上飞机工作。在这里即使是一个很优秀的大学生,也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全部执照,担起重任。
    
      部分观念超前、管理科学的国企,培训工作已跨入信息时代。厦门建发集团系统开展了新员工培训、业务技能和高级管理课程以及外语技能培训等项目。公司设有培训中心,随着公司内部网络的不断完善,员工可以随时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接受培训。公司还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深造。近年来,公司平均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员工有2000人次。
    
      不少国企的人事部门负责同志对于国企培训差的说法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国企对人才的培养不是集中培训,更多的是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是只有集中在课堂授课才算培训,很多毕业生在大型国企呆过几年后,成为外资、合资企业争抢的对象,显然,在国企的几年中,他们学到了不少东西,知识、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其中有培训的功劳,又不能完全归功于培训,因而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培训,有可能如过于追求薪酬一样陷入另一个误区。
    
    
    
© 宝鸡人事人才网站版权所有